李健教授,系南充市第一个公共卫生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川北医学院副院长;第一、二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卫生厅科学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医学会循证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南充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南充市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武汉工业学院客座教授;李健同志始终发扬敬业、奉献、求是、创新的精神,刻苦钻研、开拓创新,为促进区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
——坚定思想信念,矢志奉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李健同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李健同志自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卫生专业31年来,始终坚守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的卫生防疫、教学、科研工作岗位,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理念,为热爱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孜孜不倦地奋斗,坚定不移地为国家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奉献着青春与才华。
——坚持以人为本,全心投入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服务领域。李健同志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立足自身岗位和专业优势,全心服务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在南充地区卫生防疫站工作期间,始终冲在卫生防疫工作一线,积极投身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工作,参加了南充市史上首次霍乱疫情的扑灭工作,建立了南充市第一个疾病监测点;作为南充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南充市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突发公共卫生处置预案的研究与制定;为普及和传播公共卫生与健康知识,创办了《健康南充》健康教育画报,为当地举办各类公共卫生政策解答与科普讲座100余场;策划并成功举办《西部公共卫生论坛》三届,取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担任教育部第一届教指委会委员期间,积极参加教指委的各项工作,先后参加了预防医学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预防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审,积极参加预防医学专业学位、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建设的讨论和策划工作。
——坚守教学一线,倾情培育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门人才。李健同志从事高等教育教学25年来,始终坚持站在教学第一线,在完成常规教学基础上,先后为研究生、本科生同独立开设了医学科研与统计学、医学写作、循证医学、公共卫生概论四门课程,主(参)编教材5本;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5名,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3名,指导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并取得四川省大学生“挑战杯”三等奖;作为学科带头人创办了预防医学本科专业,现已成为四川省重要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作为卫生部全科医学中心培训结业的教师,面向南充市基层卫生人员举办了多届全科医学培训班;李健同志在教学工作中的贡献突出,先后荣获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函授部先进教师,四川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学院“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首届青年教师观摩教学比赛二等奖;同时,李健同志在积极从事教学改革研究,在任基础医学院院长期间,主持开展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其中《高等医学院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项目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
——坚心学术之道,积极推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李健同志从大学时代开始就辛勤耕耘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领域,静心科研,潜心学术,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方面结出丰硕成果,先后参与和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10项,参编专著3本,发表论文50篇38篇,其中公共卫生相关论文;1988年建立我国第一个腹膜间皮瘤的动物模型,发表在中国肿瘤临床杂志的《大鼠腹膜间皮瘤的酶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观察》一文95年被美国BA收录;李健同志1998年率先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紧张检测量表(OSI-R),同时运用此量表在国内首次系统、全面地开展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与健康研究;目前国内以此量表开展科研发表的论文达140篇;特别是李健同志发表在《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上的“职业紧张量表(0S1-R)信度与效度验证”一文,被引126次,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职业紧张研究的健康深入发展;万方数据统计结果,李健同志发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论文38篇,被引305次,学者指数(h)达到10。李健同志先后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南充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李健同志牵头创建了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必将推动四川基层卫生事业更加深入的发展。在31年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职业坚守中,李健同志磨砺了精诚无私、奉献为荣的职业品格,凝练出现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更加关注健康、关注大众、关注基层新的理念和思路,同时,李健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着身边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为新时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事业奉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