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弟先生,南充顺庆人,出身中医世家,十七岁从医,经不断努力学习、钻研,创造性地继承祖传正骨疗伤之术,并将之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以中医传统正骨为主,现代手术为辅,配合中药外敷、小夹板外固定等骨科诊疗体系,治疗骨伤骨病疗效显著。先生医术精湛、声名远播,得到业界和患者的广泛赞誉。2009年8月被南充市人民政府评为“南充市首届名中医”。现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顺庆区医药会理事等。宦游医海三十载,救济川北千里民。一双妙手,曾解万千骨伤病患之痛,亦见证了先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历程……
少年不识中医面,一心但求“工人梦”
癸丑年,先生年十七,初中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先生“工人梦”碎,为讨生活,先生被迫随父从医。初
传承中医正骨术 中西结合成奇功
先生随父学医后,于临床诊疗中,不断学习、总结,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每发现临床某病竟与平常诵记之理论相应照之际,先生都欣喜异常,更加深对中医学习兴趣。遂先生常言“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随着临证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先生对中医学愈是情深,特别是父亲的去世更让先生体味到肩上的责任——继承发展中医。随后先生沉入中医研究、总结经验中,终得形成《纸夹板在近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运用》、《跨背式皮牵引固定治疗孟氏骨折》、《手法整复股骨颈骨折及股骨颈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总结》、《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风湿热型50例》、《针灸刀治疗臀上皮神经痛15例》、《针灸刀治疗肱骨外髁炎60例体会》等临床经验和理论成果,并参与研制我院“损伤初期、中期、后期合剂等多个品种疗效显著的骨伤院内制剂。
在传承家学之时,先生亦不忘博求新知。临床工作之余,先生坚持西医夜大学习,并参加骨科骨干理论培训班,先后师从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阙再忠、邓友章、何洪阳等骨科名家和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前所长
先生曾治西
南充某西医医院,妇产科接生时,用力太过,不慎造成新生儿股骨干骨折,该院骨科医生以倒立皮牵引等法治疗无效,院方求治
医术传神医德高 先生美名四方扬
先生从业以来,勤勤恳恳、谦虚谨慎、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对治疗孟氏骨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痛风性关节炎、腰腿痛、软组织疼痛、股骨缺血性坏死等骨伤骨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深得病患信赖。
先生医德高尚,对患者充满同情,提倡“无花费治疗”,经常为患者免费提供一些单验方,既免去了患者来回医院奔波之苦,又为患者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对一些贫困的患者,先生常常免费为其治疗,并赠送药物。
过硬的技术、高尚的医德让先生的群众信誉不断提高,声名不断远播,业务辐射南充片区及广安、岳池、武胜、蓬溪、遂宁、苍溪、广元等地,日均诊治病人40余人次,年诊治病患约10000余人次。
为院建设屡建功 为院发展育杰雄
医院成立之际,先生随第三卫生院并入医院,成为医院首位骨科住院医师,负责医院骨科病区20余张床位的住院业务,组织开展了医院首例骨科手术。尔后,先生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进修,引进小针刀技术,成为我院甚至南充小针刀第一人。
其后,医院因业务发展需要,开设放射科。先生学习掌握X光技术,成为医院首位兼职放射医师,并指导、带教放射医师3人,为开创医院放射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生治学严谨,注重人才培养,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骨科业务骨干人才,其中有5人成为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并担任医院科室管理工作。
先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所育桃李遍布蜀中,大多均已成为当地医院的骨科业务骨干,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曾勇、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创伤科主任向明、南充市中心医院骨伤康复科副主任张爱明、武胜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段学明等便为其中的杰出代表。
如今先生临近退休,仍豪情不减,激流勇进,担任医院骨科大主任,挑起医院骨科大梁,全面管理、指导骨科业务工作,指导培训医院骨科人才,为医院的骨科发展壮大和中医正骨术的传承尽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