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IPV6
首页 关于科协 科学普及 学会建设 科协动态 建言献策 法制建设 下载专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学会建设 >科技人物 >正文详情
习中医术,做中医人,传中医魂——记南充市中医医院赵光弟副主任医师
南充市科学技术协会(2014-10-10 16:47:22)

    赵光弟先生,南充顺庆人,出身中医世家,十七岁从医,经不断努力学习、钻研,创造性地继承祖传正骨疗伤之术,并将之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形成以中医传统正骨为主,现代手术为辅,配合中药外敷、小夹板外固定等骨科诊疗体系,治疗骨伤骨病疗效显著。先生医术精湛、声名远播,得到业界和患者的广泛赞誉。20098被南充市人民政府评为“南充市首届名中医”。现任四川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顺庆区医药会理事等。宦游医海三十载,救济川北千里民。一双妙手,曾解万千骨伤病患之痛,亦见证了先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历程……

少年不识中医面,一心但求“工人梦”

赵光弟先生,出生于丙申年,降于南充著名中医世家顺庆赵氏,曾祖赵承恩(子根)、祖父赵济安,皆为名噪一时、誉满一方的中医名家。然先生降生之际,正当中医罹难之时。庚子年,坊间盛传中医不科学之言论、欲取缔中医,政府强拆盛极一时之南充地区中医院,遣散医院中医而归之。经历此难,先生便无心医事,一心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产业工人。

癸丑年,先生年十七,初中毕业,由于文化大革命先生“工人梦”碎,为讨生活,先生被迫随父从医。初先生不甚喜医,其父迫其强读古籍,曰:可不求甚解,唯强记之。或由家学影响,先生读书之后,又随父诊病时体会、领悟,竟得其中之妙。遂沉迷医籍之中,先后研读《内经》、《伤寒》、《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医宗金鉴》等中医经典古籍,为其后工作奠定了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

传承中医正骨术 中西结合成奇功

    先生随父学医后,于临床诊疗中,不断学习、总结,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每发现临床某病竟与平常诵记之理论相应照之际,先生都欣喜异常,更加深对中医学习兴趣。遂先生常言“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随着临证的感悟和经验的积累,先生对中医学愈是情深,特别是父亲的去世更让先生体味到肩上的责任——继承发展中医。随后先生沉入中医研究、总结经验中,终得形成《纸夹板在近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运用》、《跨背式皮牵引固定治疗孟氏骨折》、《手法整复股骨颈骨折及股骨颈骨折伴髋关节脱位的经验总结》、《中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风湿热型50例》、《针灸刀治疗臀上皮神经痛15例》、《针灸刀治疗肱骨外髁炎60例体会》等临床经验和理论成果,并参与研制我院“损伤初期、中期、后期合剂等多个品种疗效显著的骨伤院内制剂。

在传承家学之时,先生亦不忘博求新知。临床工作之余,先生坚持西医夜大学习,并参加骨科骨干理论培训班,先后师从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阙再忠、邓友章、何洪阳等骨科名家和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前所长尚天裕教授,深得众师肯定与厚爱,竞传其真;其后,先生又求教于川北正骨名医龚顺安(人称龚么先生)及我院骨科创始人董(顺坤)、王(文雷)二老,得其悉心指导。先生遵古而不泥古,博采众家之长,集携祖传家学之妙,形成了一套刚柔并济、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刚劲轻巧、有的放矢、灵活变通、对症而施的独特正骨技艺,在改善患者功能活动、促进康复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得到业内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病患的高度赞誉。

先生曾治西华师大某老师之子,小孩5岁玩耍摔倒,左手腕严重肿胀疼痛,哭闹异常。求治先生,先生于家中紧急处理,无夹板,则以鞋盒硬纸板与筷子代替,无外敷药则以食醋代之,无纱布而以布条代之,手法复位固定后,小孩竟不再哭闹。随后,小孩父母带其去川北医学院就诊,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极佳,西医莫敢动也,唯于夹板外加石膏固定,月余患儿骨折完全恢复,活动如常。

南充某西医医院,妇产科接生时,用力太过,不慎造成新生儿股骨干骨折,该院骨科医生以倒立皮牵引等法治疗无效,院方求治先生,先生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中药外敷,竟获良效,深得该院医生的高度敬佩。患儿六岁时在父亲带领下,登门跪谢,先生查其功能活动完全正常,未出现任何后遗症。

医术传神医德高 先生美名四方扬

先生从业以来,勤勤恳恳、谦虚谨慎、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对治疗孟氏骨折、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痛风性关节炎、腰腿痛、软组织疼痛、股骨缺血性坏死等骨伤骨病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深得病患信赖。

先生医德高尚,对患者充满同情,提倡“无花费治疗”,经常为患者免费提供一些单验方,既免去了患者来回医院奔波之苦,又为患者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对一些贫困的患者,先生常常免费为其治疗,并赠送药物。

过硬的技术、高尚的医德让先生的群众信誉不断提高,声名不断远播,业务辐射南充片区及广安、岳池、武胜、蓬溪、遂宁、苍溪、广元等地,日均诊治病人40余人次,年诊治病患约10000余人次。

为院建设屡建功  为院发展育杰雄

医院成立之际,先生随第三卫生院并入医院,成为医院首位骨科住院医师,负责医院骨科病区20余张床位的住院业务,组织开展了医院首例骨科手术。尔后,先生前往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进修,引进小针刀技术,成为我院甚至南充小针刀第一人。

其后,医院因业务发展需要,开设放射科。先生学习掌握X光技术,成为医院首位兼职放射医师,并指导、带教放射医师3人,为开创医院放射科做出了重要贡献。

先生治学严谨,注重人才培养,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骨科业务骨干人才,其中有5人成为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并担任医院科室管理工作。

先生成都中医药大学兼职副教授,所育桃李遍布蜀中,大多均已成为当地医院的骨科业务骨干,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曾勇、四川省骨科医院上肢创伤科主任向明、南充市中心医院骨伤康复科副主任张爱明、武胜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段学明等便为其中的杰出代表。

    如今先生临近退休,仍豪情不减,激流勇进,担任医院骨科大主任,挑起医院骨科大梁,全面管理、指导骨科业务工作,指导培训医院骨科人才,为医院的骨科发展壮大和中医正骨术的传承尽心竭力。